close

"潛移斷層" ,安全嗎?

 

家鄉在台東的我,小時候沿著卑南鄉的頂岩灣到市區,開著彎彎的山路下去時,爸爸就會跟我講這個故事。

『山下有個小學,上課的時候,腳下的地層一直在滑動呢!』

他指的遠方的惡地泥岩地形,有聲有色的跟我說,這一大塊都是抓不住樹根的泥岩,一下雨,整塊地都會咕溜溜地滑。

直到進入地球科學系,我才漸漸理解,地表一直在滑動的地方真是可怕,大片的坡地可以在數秒間就崩塌。而,如果滑動的地方,從地表一路延伸到了地底下呢? 那我們在講的,可就是活動度非常高的斷層了。

動盪的地球: 地震與斷層

如果將地球剖開一半,你看到的是活躍的地球內部,有軟流圈以下的熱對流和上方緩慢的板塊運動,每一處,都在默默地累積應力。在剛硬的板塊內部或邊界,哪裡可以累積長期應力的區域,就是遲早會破裂的區域,這就是斷層; 而斷層錯動時釋放的能量,會造成地震。

斷層有的在動、有的不動,一萬年內活動過的,是第一類活動斷層。它們無所不在,可能就在你家、學校附近,可能就在你親友們的生活圈周遭。它們,可以是平常在動、但每次都以小地震草草了事的; 可以是平常不動、但蓄勢待發的; 也可以是平常緩慢滑動,但卻沒有地震發生 -- 這樣的斷層,叫做潛移斷層(creeping fault)。

如果我們可以找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 -- 零震災區,那裏應該是:

(1) 很常發生小地震的地方 (鄉民說: 能量一直在釋放嘛!) 

(2) 沒有過大規模歷史地震的地方 (鄉民說: 沒有發生過,擔心甚麼啊!)

(3) 沒有地震就在一直動的潛移斷層 (鄉民說: 沒聽過潛移斷層,這很重要嗎?!)

真的是這樣嗎?

事實上,小地震釋放的能量和大地震比起來,只是冰山一角,如圖一所示。

fig1..jpg

圖一、不同規模地震釋放能量的大小,正比於斷層面積。

 

要填得滿一個規模六地震的斷層面積,你要有約30個規模五的地震,或是約1000個規模四的地震,或是三萬多個規模三的地震。這樣算起來,常常發生小地震的地區,仍無法降低規模七以上地震發生的可能性哪!

而過去幾年全世界的大地震,往往發生在令專家跌破眼睛的地方,例如: 應力累積非常緩慢的四川盆地周邊(2008年汶川大地震)、以及從未有同等規模紀錄的日本東北地震。但是前面提到的第三點,就是這一次要來和大家來說說的: 潛移斷層,安全嗎?

 

惱人的潛移斷層

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旁的足球場,正巧被潛移斷層切穿(圖二紅線)。這個平常一直緩緩移動的斷層使得足球館的西側以每年0.47公分的速率,緩緩向北移動,造成台階、牆壁等硬體設施錯位,翻新的總金額高達32! 而台灣的潛移斷層,因著它的高速滑動和特殊的斷層型態而世界聞名。這個潛移斷層,就是每年以平均2.4公分的速率抬升的池上斷層,在我的家鄉台東 (圖三)。有個住在池上的友人,每隔個5年,他家就得重新修補台階 (超過10公分高差),更不用講斷層在底下默默經過的房舍了。逐漸累積的地面錯位,對路面、牆壁、管線甚至建物都造成了顯著的破壞,如圖三下所示。

Figure1.jpg

圖二、潛移中的Hayward fault。這個斷層切穿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足球館(Berkeley Memorial Stadium)。虛線標示了斷層線,而箭頭指示著斷層兩側相互運動的方向(右移斷層)。圖片來源: Roland Burgmann。

 

Chih3.jpg

圖三、潛移中的池上斷層。這個向東傾的逆衝斷層,是目前全世界最活躍的逆衝型潛移斷層。上圖黑線指出了池上斷層的位置,黑色三角形則說明這是一個向東邊傾的斷層。下圖1-4分別是這個緩慢移動的斷層周遭(位置符合上圖的數字),長期受到損壞的排水管 、路面和磚牆。上圖來源: 朱傚祖,下圖來源與圖之製作: 牟鍾香。

 

有沒有安全的斷層?

一推就動的潛移斷層,和推不動的鎖定斷層(locked fault),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斷層特性。過去研究指出,潛移斷層的發生,是由於斷層帶的岩石組成成分(像蛇紋石、黏土礦物和鹽等等),大大降低了它在承受變形時的強度,於是在緩慢的板塊運動所供應的大地應力下,斷層面上的錯動穩定地、不間斷地發生。這樣的滑動,又稱作穩定滑移(stable sliding)。和穩定滑移相反的鎖定區(locked),則有足夠的強度,平常零變形的它,正累積著應力,等待大破壞的一天。

 

這樣說來,潛移斷層,一推就動,應力無從累積,也就不會有地震了?

這一個說法很像對,但是我們可不能小看斷層面的複雜度呢!

斷層面的性質,並不是完全均一的。

在數公里長、寬的斷層面上,有的地方在穩定滑移、有的在鎖定狀態。這是為什麼潛移斷層仍能發生規模六以上的地震。

要怎麼解析複雜的鎖定 vs. 穩定滑移的分布呢? 你需要有很多的地表位移測量,越多點位,越能推測複雜的斷層行為。圖四就表現了: (a)整段都在潛移 (b) 部分鎖定部分潛移 (c) 整段都在鎖定三種斷層模型。潛移的區塊(白色區),每年以數公分或公釐的潛移速率D緩緩地移動著; 鎖定區(灰色區)雖然目前不動,但是它可是蓄勢待發的! 它的活動性,可以向前追溯前幾次在這個區塊發生的地震,把當時的滑移量和發震時間作圖如(d),拉出一條斜率為L的斜線,這就是這個鎖定區長期的滑移速率。

如果L算出來,是每年三公分。那它跟你說的是: ! 雖然我不動,但這100年我就存了300公分的位移量,在哪裡存呢? 就說在圖四(c)的鎖定面積裡吧! (30 km x 65 km ), 那麼,當我動了,可以製造一個規模8.7的大地震啊! (算法請參照參考文獻1)

 

但是,別忘了我們還有潛移區塊每年釋放的能量呢

當你用L代表鎖定區的滑移速率,用L-D代表穩定滑移區的滑移速率,這時候估計出來的可能地震規模就會變小,這是為什麼過去一直常認為潛移斷層是相對安全的。

但是,隨著大地測量、地震儀架設的點位越多,斷層的哪一個部分在穩定滑移/鎖定?怎麼滑? 隨時間有沒有變化? 漸漸地都有了答案,對於斷層行為的了解越多,科學家們卻發現了另一件隱憂

3d_fault_model..jpg

圖四、地底下斷層在任兩個觀測時間點的位移(震間變形),可以忠實地被沿著斷層面擺放的GPS所記錄下來。(a)整段都在潛移的斷層。潛移的方向如灰色箭頭所示,而地表GPS記錄到的位移場方向,則由黑色箭頭所示。(b)部分潛移、部分鎖定的斷層。當斷層面有某一塊區域被鎖定,則其上方的GPS就會紀錄到幾乎不動的地表位移。(c)整段都被鎖定的斷層,上方的位移場幾乎為0。(d) 一個鎖定的斷層,幾百年才錯動一次,每次錯動的滑移量和時間作圖,就可以描述這個斷層長期的滑移速率。

 

潛移斷層vs.大地震

如果斷層面上的破裂可以延伸多遠,控制了地震可以多大,那麼,這些穩定滑移區,會控制大地震發育?

利用斷層模型進行模擬,科學家們發現,這些多為「穩定滑移區」的潛移斷層,在地震發生時,讓斷層面上的錯動更無障礙的穿越,也就是,潛移斷層可以讓大地震更「大」 !  (參考文獻2) 。而有許多的觀測證據都陸續發現,在鄰近有大地震發生而伴隨著斷層面的高速滑動時,「穩定滑移區」潛移區可能會轉換成鎖定區 (  參考文獻3),而使得鎖定區域範圍加大、大地震潛勢增加。這樣的發現,是對身處潛移斷層區的居民敲了警鐘,沒有不危險的斷層,專家如是說。

身處活動斷層密集區的我們,更需要知道地底下的變形、斷層面的特性隨時間一直在改變,沒有絕對安全的所在,也沒有地震周期可以預測的具體證據。唯有高密度的監測儀器,能幫助我們釐清各種不同斷層特性,如何影響著大地震的行為。

事實上,全世界不少地方有潛移斷層的發現: 美國、墨西哥、義大利、土耳其、以色列、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、中國、菲律賓、日本和台灣 (全世界潛移斷層的分布和證據請見參考文獻4)。可惜的是這些被文獻所紀錄的潛移斷層,絕大多數都是走向滑移斷層,僅有一例為正斷層型態(菲律賓的Alto Tiberina Fault),一例為逆衝斷層(台灣的縱谷斷層),不同斷層型態的潛移特性,所知仍然非常有限,"潛移斷層和大地震的關係" 這個重要的課題,尚待更多研究人員的投入和充分探索。

台灣地震科學中心(TEC)的活動構造小組,針對正在潛移的池上斷層有密集的討論會,期能綜合不同領域專家的研究成果和腦力激盪,深入理解潛移斷層的時間空間特徵。

身為地科人,解密地球事!

希望能有更多年輕學子,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喔~

 

後記與致謝

感謝『震識』發起人馬國鳳教授的強力邀稿,讓我把自己和Roland Burgmann五月發表在Review of Geophysics的評論文章之精華,謄成了這篇科普短文。這裡的圖一和圖二就是源自該文。這篇文稿,是一夜無眠的戰果。感謝我的兩位熱血碩士生陳耀傑和陳奕尹、細心助理陳淑俐的寶貴意見,和黃大銘學長的熱心編修。後經由『震識』主編潘昌志先生編修,成為更為一般大眾接受的版本,將發表在『震識』部落格,還請大家多多支持地震科學的推廣!

 

參考文獻

1)  http://katepili.pixnet.net/blog/post/427778105 (附錄一)

2) Noda, H., and N. Lapusta (2013), Stable creeping fault segments can become destructive as a result of dynamic weakening, Nature, 493, doi:10.1038/nature11703.

3) Uchida, N., K. Shimamura, T. Matsuzawa, and T. Okada (2015), Postseismic response of repeating earthquakes around the 2011 Tohoku-oki earthquake: Moment increases due to the fast loading rate, J. Geophys. Res. Solid Earth, 120, 259–274, doi:10.1002/2013JB010933.

4) Harris, R.A. (2017), Large earthquakes and creeping faults, Rev. Geophys., 55, 169–198, doi:10.1002/2016RG000539.

5) Chen and Burgmann (2017), Creeping faults: Good news, bad news?, Review of Geophysics, 10.1002/2017RG000565. (http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002/2017RG000565/full )

 

 

 

師大地科 陳卉瑄,2017年5月31日完稿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地球科學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tepi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